中歐班列(渝新歐)的集裝箱堆放于德國DIT場站
近日,德國一批國際進口郵件通過“渝新歐”鐵路運抵重慶市團結村鐵路口岸郵件處理中心?;爻锑]件測試的成功進一步提升了重慶的整體運作時效,標志著中歐班列(渝新歐)運郵大通道實現雙向暢通。
作為中歐班列(渝新歐)的起點和終點,中德兩國近年來借助這條通道,持續深化經貿合作、開拓多元產業業態,現已成為中歐合作的“領頭羊”,中國也連續六年位居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。
經貿合作的深化離不開豐富的貨源品類。從IT產品到疫情物資,從跨境電商到冷鏈物流……中歐班列(渝新歐)的貨源品類現已形成涵蓋智能終端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、高端醫療藥品及器械、國際郵包等上千種商品的多元化體系,其境內外集散網絡正以市場為導向加速拓展。
數據顯示,去年至今年2月底,中歐班列(渝新歐)運輸起始于德國的貨物共計近10萬標箱。其中,進口運輸保時捷、奧迪等德系高端品牌整車近萬輛,貨值近50億,同比增長超1倍。中國石化也于今年2月首次開通火車專列,通過中歐班列(渝新歐)運輸1000余噸精細化工產品到德國。
在越來越多的商品往返于以中德為代表的亞歐大陸之時,中歐班列(渝新歐)持續推進互聯互通,建立起“3+7+N”集結分撥體系,使“一帶一路”“長江黃金水道”“西部陸海新通道”在重慶無縫銜接,并通過多式聯運,真正實現“一帶一路”輻射范圍無盲點、無盲區。同時,還大力組織回程貨源并主動拓展其它組織集裝箱回運渠道,開辟多個境外站點,全力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。
得益于中歐班列(渝新歐)不斷完善的互聯互通運輸網絡,德國杜伊斯堡成為線路最廣、班次最多、運量和貨值最大的中歐班列節點城市。2014年至今,落戶杜伊斯堡的中國企業數量已經翻了三番。重慶則借中歐班列(渝新歐)打破物流運輸瓶頸,輻射東南西北,吸引多家國際龍頭企業在渝扎根,并形成“品牌+代工+配套”產業集群,帶動中國西部地區飛速發展。越來越多的中德企業積極參與到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,不斷挖掘合作潛力、在互利中共贏。
目前,中歐班列(渝新歐)累計開行班列近萬列,運輸箱量超80萬標箱,貨值超3000億,形成33條運行線路,通達全球百余個城市和地區。渝新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中歐班列(渝新歐)將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,爭取到2025年,成為“一帶一路”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物流貿易服務平臺,推動重慶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發揮帶動作用,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中展現新作為。